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讲究“信”、“达”、“雅”。
1.“信”
“信”就是翻译时尽量做到一句对一句,一词对一同,这样的“直译”才能使译文忠实于原文,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1)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多义词的正确词义。
(2)根据句意准确理解并翻译好古今异义、多义词的词语。
(3)将古汉语中一些衬字侧去。如“夫”“盖”这样的发语词。
(4)保留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可以直译。
(5)一些讳字不能直译,要选择恰当的现代汉语意义翻译出来。
(6)难于直译的词语,就用现代汉语的意思“意译”出来(即解释意义)。
2.“达”
“达”就是翻译时不仅要注意词语的意义,而且要从整体上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体现出现代汉语的语序,实现文意的连贯和顺达。
(1)翻译时,把文言文的省略句不能省的部分补出来,使叙述连贯。
(2)把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恢复到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上来。
(3)保持文言文原句的语势。
3“雅”
“雅”就是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文学特色。
(1)尽量符合文言文的原意,不要译得“太现代化”了。如不能把“参知政事”译成“副总理”。
(2)准确表现文言文中的感情色彩、修辞方法,体现文言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如,“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史记·魏公子列传》)应译为“平原君派来的使者的车一辆接着一辆”,这样才体现了《史记》语言的生动性。不要译成“平原君的使者频频到来”,这样就失去了原文的生动性。
(3)符合文言文的气势、风格和其他语言特色,并注意合乎意境的表现。
二、归纳内容要点,把捉文章主旨
考查内容一般都着眼于对整个选文内容要点、主旨思想的概括。这就要理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主次信息.从而明确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主旨。这不仅要对原文的基本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对文章内容做较深层次的剖析。也就是说.不仅要能概括某个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所导致的结果或某个(几个)人物的所作所为,还要能揭示出这个事件的意义、某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某种本质、某种观点等等.一般的方法包括:
1.总揽文意,整体把握
阅读时.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文章的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主人公有个总的印象。把握了作者对人物的基本态度后,就能比较明确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了。
2.抓住题干,准确把握题目信息
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切忌粗心大意。所谓读全,就是对理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进行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明确题目要求.比如该题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考查局部还是考查全文。
3.借助注释提示.找到解题突破口
文后的注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掌握文章的出处和作者情况,然后再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对文章进行分析.以便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文章。
三、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次,是前面所提到的各项训练的综合体现。要从作品本身分析挖掘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直接表露的,具有显形性、明示性。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以及作者直接议论的文字等,这些文字很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并不难发现、把握。另一种情况是作者没有直接表露的,具有隐形性和暗示性.它或是在文中一句关键的话语之中,或是在夹叙央议之中,并非直抒胸臆而是隐含文中。在这种情况下发掘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读者细心体会,仔细领悟才能把握。要掌握这一点,一般的方法有:
1.通读全文,分析人物言行
要通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写作意图是赞扬还是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
2.综合概括,提炼观点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特别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发掘相关语句的隐含信息。有时作者的观点散布在各处.应进行适当的综合概括,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作者观点作出评价。要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文章中人物的言论区分开来。
上一篇:成考指导:2013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作文应试技巧
下一篇: 课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