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华远学成教育 分站首页移动站 返回总站

学员必备工具
发布最新考试资讯

4001828123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学历提升> 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毛概论复习资料(四)

1、试述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1)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巨变。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结束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1956年,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完成消灭私有制的壮举,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和社会的巨大动荡,反而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并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空前奇迹。

第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已经基本消灭,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我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马列主义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并创造了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同时把对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从而用新的经济和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这些理论成果具体为: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分析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毛泽东认为,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速度的快慢和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力相适应。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还必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正确处理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3)对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经济管理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例如毛泽东提出了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的思想。这些思想为后来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4)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使国家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毛泽东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方面的思想理论集中反映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尤其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运用辩证法,科学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就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试述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1)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不表现为对抗的形式,可以经过社会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而向前发展的。

(2)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中有两类社会矛盾存在,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其中大量的、普遍的是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一般说来,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3)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即: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上实行对全国城乡各阶层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方针。

(4)强调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指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社会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大量表现出来的人民内部矛盾,其目的在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的思想,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重大成果。它以完整的理论形态、独创性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4、毛泽东是怎样论述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主要内容是:

(1)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这一矛盾同以往社会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加以解决。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前进。

(2)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矛盾,解决敌我矛盾需要用专政的办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必须用民主的办法。

(3)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必须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

(4)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方针。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全面兼顾的方针;在教育工作中,实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5、试述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1)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意义在于:

①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摆脱苏联模式,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我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端;

②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③这一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为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经验。

(2)其历史局限是:

①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可避免地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以致出现“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严重错误,从而使探索走入歧途;

②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正确理论成果,也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有的还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③探索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逐步发展,主要是指1957年后发生的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左”的错误。出现失误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十年教育经验 专业专注服务

成为奋斗者信赖的终身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