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某公司随着产品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大,急需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扩充销售员的队伍。通过考试,7月份录取了王明、张军、李青、赵强等4人到销售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销售业务实习。目前,他们的实习期将满,销售科肖科长考虑从他们中选拔出两个合适的人选,正式留在销售科工作。肖科长根据平时对他们的观察和厂领导、同事及用户对他们的评价,对上述四位候选人的个人素质和工作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总结,作为留任的依据。
一、个人素质:
王明,20岁,高中毕业,精力旺盛,工作肯吃苦,但平时大大咧咧,办事粗心大意,说话总带有“火药味”。
张军,34岁,为人热情,善于交往,本人强烈要求做销售工作。
李青,25岁,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她工作认真,稳重文静,但平时沉默寡言,特别是在生人面前。
赵强,29岁,公共关系专业大学生,他为人热情,善于交往,头脑灵活,但对销售缺乏经验。
二、工作实绩方面:
王明,工作很主动大胆,能打开局面,但好几把用户订购的牙膏规格搞错,尽管肖科长多次向他指出,他仍然时常出错。用户有意见找他,他还发火。
张军,工作效率很高,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并在销售过程中与用户建立了较熟悉的销售关系。但常常借工作关系办私事,如要求用户帮助自己购买物品等。而且,他平时工作纪律性差,常迟到早退,同事对此颇有微辞。他为此曾找领导说情,希望留在销售科工作。
李青,负责广东省内的产品推销工作,她师傅曾带她接触过所有主要的用户,并与用户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她自己很少主动独立地联系业务。有一次,她师傅不在,恰巧有个用户要求增加订货量,她因师傅没有交代而拒绝了这一等业务。
赵强,负责河北省的产品推销工作,他经常超额完成推销任务,并在推销过程中注意向用户介绍产品的性能、特色,而且十分重视售后服务工作。有一次,一个用户来信提出产品有质量问题,他专程登门调换了产品,用户为此非常感动。尽管如此,但他却时常难以完成货款回收率指标,致使有些货款一时收不回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指标的实现。
问题:
请提出四位候选人中哪两位可留在销售科任职销售员,并说明理由。
案例4:
普斯顿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公司,以研制、生产、销售药品、农药等为主。露秋公司是普斯顿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他们希望在生产部建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协调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经理王量地应聘者作了初步的筛选,留下了5人交由生产部经理李初再次进行筛选。李初对其进行选择,留下了两人,决定通过与人力资源部经理协商决定人选。这两个人的简历及具体情况
赵安:男,32岁,有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有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
面谈结果:可录用。
钱力:男,32岁,有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有7年的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位主管的评价资料。
面谈结果:可录用。
看过上述的资料和进行面谈后,生产部经理李初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王量商谈何人可录用。王量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
李初说:“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钱力的第二位主管给的资料太少。但是虽然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
王量说:“很好,李经理,显然你我对钱力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李初说:“由你做出决定更好,明天就可以通知他来工作。”
于是钱力被公司录用了。进入公司6个月以后,他的工作不如期望做得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不胜任其工作,所以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钱力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
问题:
在上述案例中,露秋公司对钱力的招聘为什么会失败?失败的招聘会对企业有哪些影响?
案例5:
林培是公司董事长孟林的爱将,他有财务主管的背景,且为公司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孟林有意在明年任命林培为分厂的厂长。但是林培没有外地营销的经历,而公司制度规定要当厂长必须有外地营销的经历,且人事部经理高温坚持这一点。为此,孟林决定派林培到西安去任职。但是,林培的太太身体不好要住院,担心去了西安得不到好的治疗,而且,他的女儿只有3岁,全靠家里老人帮忙。为此,林培婉拒了孟林的委任。这使孟林很矛盾,如果坚持把孟林留下不外放,而仍然让他晋升,那么对其他人不公平,也无法建立公司人事政策的威信。另一方面,如果他命令林培非去西安不可,对林培来讲,又不能让他心甘情愿为公司效命,搞僵了的话,他可能一走了之转向公司的对手处工作。
问题:
1、董事长孟林该怎么做,来尽量消除这种尴尬的局面?
2、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此经验教训?
案例6:
孙总出任兴盛纺织厂的总经理,通过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老厂长退休后,他聘请了一位早年留学美国,毕业后一直在美国和西欧工作,有丰富理论和实务经验的工程师马宏。马宏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表示不能容忍任何人干涉他的工作方式,包括孙总在内。马宏上岗后,采用了一个革新方案,投入很小就便生产率提高了15%。接着马宏又提出了一项影响更大的计划。这项计划将原本每个工人负责一台机器的方式,改为两个人负责三台机器,这样可以减少用人,同时又不影响产量。他指出,纺织厂的成本中人工成本比例很大,实施此项计划需要对设备重新布置,他用数字支持自己的计划,花费可在一年内收回。
新计划遭到兴盛原班人马的反对。由于最近一个大客户的加入,可能使兴盛有扩厂的可能。因此孙总承诺实施新计划不会裁员,公司用加薪的方式解决增加的工作量,并赶赴美国与客户谈判。得到孙总支持后,马宏全力投入了新计划的实施,但由于其个性容易与别人发生摩擦,强力执行,造成与工厂干部和工人的关系很僵。工厂原班人马一直要求孙总免去马宏生产经理职务,否则中层干部集体辞职。
问题:
1、孙总究竟是采取行动避免停产呢?还是接受原班人马挑战,支持马宏的计划?
2、孙总应该聘请马宏吗?
3、从该案例中,可以得到什么经验教训?
编辑推荐:
2014年人力资源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员强化练习题汇总
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模拟试题汇总
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强化练习汇总
2014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职业道德练习汇总
下一篇: 课外学习